大王鎮[四川省南部縣大王鎮]

大王鎮[四川省南部縣大王鎮]

大王鎮位於川中盆地北緣,寶馬河中下游,國道212線上,介於北緯31度18分1秒——31度21分40秒和東經105度50分50秒——105度56分10秒之間,海拔高度:349米。東鄰太華鄉,南連三官鎮,西與巨觀鄉接壤,北與興盛鄉、定水鎮毗鄰。北距南部縣城17公里,南離南充市80餘公里。民國29年(1940年)建鄉,解放後仍置。1992年9月撤鄉並鎮,1994年8月恢復為建制鎮至今 。

概況

全鎮以糧油、蠶桑、生豬生產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苕等;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海椒為主。2015年農業生產總值6807萬元,糧食生產達904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63元。 有鎮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 14個,有村級國小 4 所、鎮完小1所。到2006年底有14個村全面完成了農網改造。全鎮安裝陳控電話1500門,有行動電話1200部,家用電腦上網50台,建有移動、聯通通訊基站各1個。場鎮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居民達1935餘人,市場十分活躍。

全鎮幅員面積20.17平方公里。2004年全鎮總計3071戶,13579人,其中:城鎮人口1935人,農村人口11890人。人口密度為670人/km²。耕地面積7045畝,宜林面積13800畝,森林覆蓋率為47%。轄14個行政村,106個村民小組,主要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有納西族、白族、藏族、苗族、彝族等。境內丘陵起伏、山勢蔓延、山峰小而多、西北高、東南低,海拔250——630米。歷史無破壞性地震、冰雹。寶馬河橫穿境內,水源豐富、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8℃,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全鎮日照總時數為1296.2小時,年降雨量一般為970——1450毫米。升鍾水庫斗、農渠灌溉全鎮11個村、88個社,灌溉農田6000餘畝。境內有環境優美、遠近聞名的佛教場地和農民文化公園——鄭家埡藥王寺。偉人故里精神文明連片創建——的寶馬河文明新村、靈寶山紅軍戰地紀念公園,矗立境內寶馬畔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地圖位置

基礎設施

鎮黨委、政府以“夯基礎、增效益”的總體要求,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狠抓鎮、村、社道路建設,全鎮按照村道公路二級路面的標準新建村級土石泡沙公路25公里、柏油公路2.5公里。全面整治清理了11個村87個社的升鍾水庫斗農渠配套渠系和寶馬河畔三個村的電力提灌站,實現了全鎮排灌暢通。場鎮和9個村進行了農村電網改造、與城鎮用電同網同價、收費到戶。通訊網路發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全鎮安裝程控電話1053部,新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訊基站2座 。

農業產業

鎮黨委、政府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收為目標,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按照“一項產業、一批龍頭、一片基地、一方市場、一根鏈條”的思路,發展高效、短、平、快經濟作物和長效種、養業。糧經比例調整達到了5∶5。2004年除種植牧草500畝、地膜花生1200畝、商品蔬菜800畝、大豆1000畝、脫毒良種紅菩150畝等高效、短、平、快經濟作物外,認真注重了長效種、養業的發展,尤為是蠶桑生產發展迅速,栽桑達到5500畝,人平桑樹550株,年養蠶量達3500張以上,是縣蠶桑生產基地鎮之一;同時又是優質肉豬、小家禽家畜、肉牛、山羊發展和批把產業帶重點鎮之一。生豬生產勢頭良好,年出欄達1.3萬頭,圈存9500餘頭。小家禽家畜市場前景好、發展快,年出欄達28. 5萬隻(頭)。積極大力發展西門塔爾肉牛、山羊、小家禽家畜、金絲鯉魚養殖和枇杷、花卉苗木種植業。採取“公司+農戶”模式,做大做強種養業,調優結構、調大規模、調高檔次,加快發展,使種養業上一個新台階。

鎮內金子山村建有寶華畜牧大型西門塔爾肉牛、山羊養殖場,占地12000平方米,投資500萬元,已養 殖西門塔爾肉牛1300頭、山羊1000隻;寶靈山村建有寶靈山生態科學養雞場,占地450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年養海賽克白、寶萬斯白等肉、蛋雞達8.5萬隻;大井壩村建有大王林茂花卉苗木園圃基地150餘畝,投資80餘萬元,培育各類花卉苗木達300餘種;雨台山村在寶馬河建有網箱養魚基地,年網箱養殖達90箱,產成魚50餘噸;寶馬河文明新村建有種植反季節蔬菜大棚5個,占地20餘畝;雨台山村建有浙川塑膠顆粒生產廠,投資近50萬元,占地1.5畝,已投入生產。水果種植歷史悠久、品種多、除有傳統的桃、李、杏、桔、柑、棗、脆香甜柚外,國道212線的寶馬河村、繁榮村、羊角山村又種植良種五星枇杷達900餘畝 。

社會事業

鎮內有中心校一所,分國中部和國小部。占地30畝(20010平方米),總投資近500萬元,是2004年全面改造完工的全縣鄉鎮級一流花園式學校。國家教育部定為:《21世紀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改革和發展研究》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重點課題實驗學校。2004年獲縣級文明單位、交通安全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危房改造先進單位、國中教育質量三等獎。中學部有國中教師25人,其中獲中級以上職稱的3人,教學班9個,向上級學校輸送新生95人。全鎮國小6所,教師43人,其中獲中級以上職稱的14人,教學班29個,全鎮在校學生1700人,入學率達99.5%。已普及九年義務制教育、在校學生鞏固率達100%,國小、國中普及率達99%,國小畢業升學率達100%。

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投資160餘萬元修建的中心校教學樓、學生公寓樓投入使用,併購置了25台教學電腦,增置了一批教學設備。繁榮村投資20萬元修建了現代化的花園式村級國小,解決了當地適齡兒童入學難的問題。雙擁、扶貧、助殘、優撫、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等事業得到加強,全鎮167名優撫對象、72 名五保戶按照標準實行了財政直發打卡,70名城鎮無職特困人員全年發放低保金30540元,民政救濟103戶、230多人,發放救濟金1.1萬元。有鎮級衛生院一所,村級醫療站12個、醫務工作者25人。

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得到很好貫徹執行、符合法規生育率達94.76%;綜合節育率達97.5%,人口自然增長率一0.56%,獨生子女領證率達48%,及時率達100%;計生“三結合、三服務”幫扶工作落到實處,獎勵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政策落實兌現,2004年榮獲縣計生目標考核三等獎。實現了光纖電視村村通、閉路電視用戶達1800戶;舉辦科技下村活動2次,辦種養業培訓班4期、接受培訓人員4000人次、印發科技資料2000餘份、全鎮70%以上的農戶掌握了1-2門適用技術。安全管理工作紮實有力、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切實杜絕了重大事故隱患、全年無重大傷亡事故發生。2004年被縣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

勞務輸出招商引資

2004年政府強0化勞務輸出,提升勞務產業。全鎮外出打工5000餘人,創收3150萬元。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引進有寶華畜牧開發有限公司(西門塔爾肉牛養殖場)、浙川塑膠顆粒廠、恆太大藥房、蔬菜種植基地、生態養雞場、樂華電器超市等10個,引進資金800餘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 。

經濟及農作物

鎮黨委、政府高度注重“三農”工作,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37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農業總產值2917萬元;企業總產值2570萬元;勞務收入3150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6583噸,蔬菜總產量2041噸,水果總產量1268噸,蠶繭總產量95噸,成魚產量81噸,實現財政收入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5萬元 。

全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等。主要經濟產業有生豬、蠶桑、小家禽家畜、水產、勞務輸出等。截至2004年底場鎮整治、改建主要街道4條,並全部實施了硬化、綠化和美化。建有自來水廠、天然氣配站一座,整治了場鎮髒、亂、差,成立了環衛所。

山水、人文景觀、文化宗教及新風尚

境內有海拔600餘米的靈寶山(紅軍戰地)、金子山,山勢獨特雄偉、周圍溝深壁陡、地勢險要。以金絲鯉魚聞名的寶馬河貫穿境內。金絲鯉魚為寶馬河獨特產品。此魚因魚腹兩側各有一道金色紋線而得名。金絲鯉魚比普通鯉魚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細小的金色線紋,從腮邊直達尾部,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活蹦亂跳、逗人喜愛。其魚肉質細嫩,入口有粘糯感、鮮美異常。有趣的是,寶馬河的金絲鯉魚幼苗若移到別的江河,則失去“金絲紋線”長成普通鯉魚,這正是寶馬河的自然環境和特殊水質的奧妙所在 。

鎮境內鄭家埡村有古藥王廟一處。同治十年(1817年),鄭家埡孫純武老爺(舉人)身患重症,多年醫治未愈,心想神藥兩解,便向藥王許願,如保他病好,就在鄭家婭給藥王修廟塑像。事出偶然,孫吃藥病癒,他認為是藥王救了他,就領頭捐資,當地富豪、地主出糧、出錢、出土地、木材、磚瓦,請工匠在鄭家埡修成了藥王廟,包括藥王殿六間、戲樓一座、房舍五間、藥鋪三間,占地三畝多。

建成的藥王廟在當地極為壯觀。大殿門口掛有孫純武親書:“道顯降功”墨底金字木匾一塊。在兩旁書有一副墨底金字對聯:“妙劑流傳,萬民皆救長生藥;神功昭著,四海均占不老方”。藥王神盒上方掛有金匾“醫中至聖”,房內有對聯:“擅回春之妙術,為活人之神功”。四壁匾額多有“妙手回春”、“有求必應”、“春滿杏林”、“濟世活人”等語。

每年4月28日,如潮水般地人湧向藥王廟叩拜藥王,敬獻萬民傘、神醫、彩布、火燭、香油、香錢(小錢)、“九平”(長一公尺的蠟燭)等,還有義演戲劇,時間持續三五天不等。鄭家埡藥王廟在新中國成立前影響頗大,遠近聞名,閬中、西充、鹽亭、南充、劍閣、蒼溪等縣均有人前來禱拜。後來又逐漸演變滲透為佛教。該廟由於年久失修,1998年拆毀,於2000年當地民眾為休閒觀光起見,聚資重新修建了藥王廟和藥王廟寨山農民文化公園。該建築十分宏偉壯觀、美麗,周圍林木花卉茂盛、景色宜人。是休閒旅遊觀光的佳地。

大王鎮下村:寶馬河村寶靈山村孫家溝村袁家祠村黃連樹村尚書祠村鄭家埡村楊家祠村中平山村繁榮村羊角山村金子山村大井壩村雨台山村

大王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0986男5728女5258家庭戶戶數3139家庭戶總人口(總)10962家庭戶男5704家庭戶女52580-14歲(總)28550-14歲男16150-14歲女124015-64歲(總)724515-64歲男371515-64歲女353065歲及以上(總)88665歲及以上男39865歲及以上女488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617中國小校

南部縣大王鎮孫家祠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尚書祠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繁榮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袁家祠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西台山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鄭家埡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金子山村國小

南部縣大王鎮黃連樹村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